人文学院
烟大主页 | 今日时间:

人文学院戢海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作者: 人文学院团委 发布时间:2020-07-10浏览次数:[]

戢海峰,以398分,初试第一的优秀成绩考入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曾任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161-3团支部心理委员、班长,柏舟文学社社长,人文学院学生会文艺部干事、志愿者协会成员。

曾获山东省级优秀毕业生、烟台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2017年烟台大学社团先进个人、2017年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社团活动月“优秀个人”、 2018年烟台大学优秀社团干部等。

他卑以自牧,是一位恭良俭让的谦谦君子;他个性鲜明,对问题通常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世界,仿佛奇妙又多姿多彩。在他看来,所谓的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求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并且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一切。

超越自己,成于坚韧

初入大学,戢海峰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曾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对于中文系诸多陌生的课程,他似乎处于一种“被安排”的状态,“课程怎么要求,老师上课怎么讲,我就怎么学。”虽然积极报名参加院学生会、社团协会等,但并没有真正明确的目的,只是想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他的改变,似乎是从大二在柏舟文学社的经历而开始的。

戢海峰大二任柏舟文学社社长。谈及柏舟,他分享道:“在柏舟的经历,或许是大学最珍贵的经历,之于一种思想的交流,之于一种责任的担当,之于朋友、之于视野,似乎都是始至柏舟而境界大开。”在这里,他同许多人有了思想上的碰撞,感受到了一种专属于文学的魅力。

电影和哲学等也都是他喜欢的内容,“爱为学问之始”,对电影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不断深挖探索,而最终在决定考研方向时,也选择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在大二的暑假,戢海峰参加了新青年“贵在有你”沙坝小学支教队,奔赴黔西南山区支教。过程即意义,对他来说,那是另一件珍贵的记忆:“所谓的公益活动也好、个人经历也好,至少在和那群善良的孩子交流中,我们彼此能够体会到特有的欢乐。”支教的经历,也使戢海峰对人杰地灵的西南地区有了深刻的印象。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戢海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选择西南大学既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幸运。在此之前,我曾经想报考重庆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但先后因这些院校报考条件限制和考试科目的更换,而选择改变;同时也因曾经去过西大,过分喜欢那里的校园环境、人文氛围,所以最终确定了西南大学。”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在回答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时,他表现得很自然,选择考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正如选择中文系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喜欢文学,所以当初选择中文系;喜欢电影,所以现在考电影学。

大三时期,戢海峰喜欢上文艺学、美学,他发觉中文系不是单纯的文学史梳理和文本欣赏,在文本后面还有一个更为广博、纯粹的世界,愈加探讨愈加有趣,所以更主动地去寻求那些知识。他提到:“我学文学时,看了很多电影;今后学电影,同样也会继续读文学文本。只不过对于当下的我而言,电影和文学都只是一种文本的存在,而我更想探讨文本背后那个更加丰富的、纯粹的、形而上的世界。”

对于未来,戢海峰没有太复杂的规划,只是单纯地想继续读书,探索文学、电影和美学背后的世界,那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极为有趣的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想在研究生期间好好读书,之后努力去读博,再然后,回到高校任教,在相对纯粹的环境里保持思考。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在分享学习经验时,戢海峰谈道,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起知识的结构,由表及里,还要时常反思,使建构起的知识体系不至于轻易流散,举例来说,就像我们的知识是一棵树,要牢牢把握住树木的根基,枝干才可以无限地向外延伸。

至于大学生活的经验,他说:“与其说在此是对大学生活做一个经验的传授,不如说只是对自我成长的一个简要回顾,经验须由自身去经历体验,并时常反思总结,而他者的话语不过是自我的镜中幻象。”

谈及对学弟学妹们的期望时,戢海峰说:“我把陈寅恪先生悼念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送给诸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我一直想要寻求的某种东西,我也希望我能够一直坚持去寻找这个东西。”

他还提到加缪《西西弗神话》的内核,以荒谬作为人生的起点,整个的人生历程就是在反抗荒谬,反抗本身成为意义。他希望大家能够坚持自我,不要随波逐流。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这也是戢海峰想分享的一句话。天道酬勤,一切播种总会收获结果,愿戢海峰在今后的道路上依旧怀揣梦想,不负热爱,与千千万万的中文人一起加油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