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我们必须着眼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入领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至关重要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矛盾观点是全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而主要矛盾则是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把主要精力聚集到解决主要矛盾上来,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最大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建立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认知之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同时,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显得明显滞后。因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客观反映了发展阶段、国情国力、人民需求的变化,是尊重规律、符合实际、面向未来的科学判断。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精辟概括,一以贯之坚持人民立场,正确把握人民需求的升级变化趋势。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待“水涨船高”,远远超过原先物质文化需要的层次和范畴。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涵盖的范围更广、种类更多、层次更高,不仅要求更好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需要,而且要求更加注重满足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明确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宣示了新征程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科学概括,强调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面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这些问题的相互掣肘带来很多具体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优先解决、重点突破。
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的变化,而不是超越这个历史阶段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提出超越历史阶段的过高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必须根据新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明确新的主要任务,解决矛盾主要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更加需要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瞄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实施科学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呈现的新特征、提出新要求、带来的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到于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
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新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越是遇到风险困难,越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执政本领,更好地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提高科学决策、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矢志不移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金钥匙”。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尤其是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国家软实力建设,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充分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进展、站在新起点,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更好展现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