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访问烟台大学

孙权

作者: 时间:2019-07-08 点击数:

孙权

专业职称:新闻学 讲师

学位学历:文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sunquan102@163.com

个人简介

          1986年生,山东烟台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编辑出版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播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媒介文化、文学批评相关研究;2018年起担任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专业讲师。

热爱教学事业,将大学课堂看作切磋交流思想、互相启迪心智的重要平台,有志于成为一位不断拓展自身认知领域的求知者。将媒介化生存作为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嬗更的重要表征,并以此作为思考的基本出发点,寻求媒介化生存语境中人与人、人与自然、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交流与沟通。

研究领域:新闻理论与业务、传播理论、文化研究、文学批评

主要成就:承担课程:本科课程:《新闻精品分析》、《数字出版》,研究生课程:《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媒介产品开发与运 营》

      科研成果:

《纯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国高校社会科学》(CSSCI),201605期,第二作者。《人大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612期转载,收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组编《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文萃·第三辑·2017》,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10月。

 

《臻至“史”“论”的二元呼应——文艺学中传统史学方法的运用》,《中外文论》,2017

《大数据推动文化产业形成新格局》,收于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编著:《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6年)》,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文津出版社,20173月。

参编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教材建设《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负责“内容分析法”部分的撰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月。

《人机化的,太人机化的——人机交互表演的媒介化症候》,《新美术》(CSSCI),2017年第10期,表演研究专号《重访数字化》。

《“超真实”的颤栗——仿真技术与视觉恐惧》,《中国图书评论》,201710月。

《北京都市空间与历史文化记忆——数字时代的首都博物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2期。

 

    参与课题:

        2009—2010年 参与东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新闻写作》课程。

         2011—2012年 参与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课题《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的子项目《大众传播媒体与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2012—2014年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机制及其治理研究”。

         2012—2015年 参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课题“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和20世纪批评的转型”的子课题“20世纪上半叶我国文学批评场域及其形成”。

        2016—2017年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2015-2016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课题,撰写《大数据推动文化产业形成新格局》。

         2017—2018年 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项目“后人类语境与当代新媒体的发展”。

 

 

Copyright(c)2017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地址: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TEL:0535-69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