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色故事 | 最后的家书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大吴村有这样一座四方院落,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甬道笔直地穿过院子,踏入院门,迎面是一尊威严肃穆的半身塑像,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这是吴书塑像。 吴书,抗美援朝烈士,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七师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10日夜,朝鲜战场硝烟四起,吴书所在的部队遭到了敌人的空中封锁,他不幸中弹牺牲。 2023年,位于大吴村的吴书故居动工修缮,生动还原了吴书生前的家居陈设,玻璃 [详细]
2025-05-17
-
持续筑牢年轻干部作风防线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年轻干部作风养成,加强教育、从严监督,引导年轻干部涵养优良作风,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持续抓实年轻干部作风建设。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批批年轻干部满怀赤子之心,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而战、为祖国献身,谱写 [详细]
2025-05-01
-
清风 | 离本荔枝久必变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其意为荔枝离开树枝,一天后颜色变,二日后褪果香,三日后啖无味,四五日后,色香味就全部丧失了。古人“荔枝之变”的告诫,今日仍然给我们以启示:天下之难持者莫如本心,固守初心、防微杜渐,方能不被物惑、不以情移。 树高千尺不忘根,“初心不改、志向不移”自古以来就是先贤倡导的价值追求。《吕氏春秋 [详细]
2025-05-07
-
培育法治沃土 涵养教育家精神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书记在致信中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为广大人民教师确立了精神坐标,是新时代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的行动指南。培养教育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 [详细]
2025-04-30
-
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目标任务 全力以赴抓好学习教育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央纪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落实中办《通知》要求,部署安排纪检监察机关学习教育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详细]
2025-05-19
-
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思政引领力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荣方,以一堂焦裕禄事迹课,获全网点击超34亿次;浙江省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蒋春凌,38年专注特殊教育,培养出多名特奥和残运会冠军……近日,“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发掘了一批优秀教师,这些典型人物的坚定信念、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生动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 [详细]
2025-05-09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传递出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 [详细]
2025-05-26
-
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新时代大国良师
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名单中,不乏来自各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有的扎根西部高校,用科研成果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有的投身乡村教育,用一根跳绳点亮山区孩子的梦想;有的呵护特殊儿童,用爱心为学生成长撑起一片晴空……他们坚守三尺讲台,既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也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素质 [详细]
2025-05-18
-
字里行间 | 心有所畏
“心有所畏”意即对待万事万物皆要有敬畏之心。明朝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后由这句话引申出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畏”,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状是手持棍棒一类器具的鬼怪的形象。“畏”本义指恐惧、害怕。又引申指敬畏、敬服之意。《论语·子罕》中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是指年轻力量很有可能超过前人,值得敬畏。“心有 [详细]
2025-05-21
-
文学与传播学院李燕燕博士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
近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燕燕博士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olitics》(SSCI,中科院2区,IF:2.6)上发表题为《What makes stories effective: a strategic narratives comparison between Russia and Ukraine on Chinese social [详细]
2025-05-26
共有 2,19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20 页 当前第 199 页 |